国际八大企业巨头的财务造假事件及资深专家对它们财务造假的点评

日期:2017-11-11 来源:30投行

一、东芝做假账做出1518亿日元利润

日本企业在2015年事件频出,东芝造假该是诸多事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

东芝有140年的历史,2008年以后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的利润。东芝的问题最集中地表露出了日本企业目前的困境。

140年中,东芝也曾经出现过因被别国恶意抹黑而遭受名誉重大损失的情形,但这次已经不是谁在抹黑东芝,是东芝自己不得不承认,过去7年里在账务上做了假。

点评:东芝的账,鬼子肯定不会给我看,我也不想看。但利润造假,无非主要是多计资产和收入、少计负债和费用,还能怎么着!据说,东芝问题出在“完工百分比法”的会计处理上,那就可能是过小评估了基础设施的工程成本,导致费用计入被推迟,也可能采取了将计提的损失推迟到下一年度等手段。该公司高层希望“提高表面上的当期利润”,财务部门为迎合这一目的而持续违规操作了会计业务。利润真的是做出来的,包括东芝!

二、英国TESCO因财务造假陷入史上最大危机

当地时间2014年8月29日,Tesco表示在截止到当地时间8月23日的六个月时间里,Tesco在英国市场的贸易盈利达到11亿英镑。但是没过几天,Tesco方面更正称,预计盈利只有8.5亿英镑。

压力之下,公司承认有2.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5亿元)的虚增利润。这个由公司内部检举揭发的财务造假案,迅速升级为Tesco集团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信誉危机。

点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企业也是照样会搞财务造假的,Tesco的财务造假据说主要是因为“提早认列营收、延迟认列成本”的重大会计缺失。我当然不认识Tesco的财务总监,没法问他们具体是如何干的。不过,好在“提早认列营收、延迟认列成本”一点都不神秘,我就猜、猜、猜啊,估计Tesco把1月2日签的单子,改成前一年12月31日签的,这就是提早认列营收;而把在9月30日的记录的90天账期的应付账,改写成10月2日,这样,当年的成本就可以人为“缩水”了。我可不是与大家开玩笑,Tesco是不是这么干过,谁又能说没有呢?另外,Tesco 也可在研发费用如何列支成本上做文章,因为摊销期限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可操作空间,还有就是在资产损失准备上,Tesco少计点或者干脆不提,谁又有这个本事说他们做错了呢?

三、奥林巴斯财务造假案:前高管被判刑

奥林巴斯财务报告造假案曾在2011年轰动一时。

奥林巴斯于2011年10月被曝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隐瞒其证券投资的亏损,隐瞒金额高达1177亿日元,约合15.3亿美元。

2013年7月3日,东京地方法院对奥林巴斯前社长菊川刚等三名前该公司高管,以及作为法人的奥林巴斯公司作出判决。奥林巴斯公司曾于2011年被发现财务报告作假,刻意隐瞒巨额亏损,引起日本经济界乃至世界的震惊。菊川刚等3人随后以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有价证券报告虚假记载的罪名遭到起诉。

点评:记得在2011年,我专门给大家讲解了奥林巴斯是如何填补投资证券的巨额亏损“漏洞”的,现将当时的文字摘要如下:

1、尽量想办法从公司套取现金:(1)2008年公司斥资22亿美元收购Gyrus时,支付给了美国咨询公司Axes6.87亿美元的咨询费,该项咨询费接近总并购费用的1/3,咨询费通常为交易额的1%至2%,按照最高比率估计也不应超过0.4亿美元远高于正常市场价格。而且据调查,此咨询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为奥林巴斯提供过咨询服务后的第二年就注销了。(2)2006年至2008年间,奥林巴斯以734亿日元(约合9.4亿美元)收购了与公司主营业务几乎没有关系的日本国内销售保健食品和负责资源回收的3家公司,而这3家公司年销售额仅为54亿日元(约合0.7亿美元),在日本国内均未上市。在2009年的公司财报中,奥林巴斯对这3家公司做出了557亿日元(约合7.1亿美元)的减值处理。

2、它通过海外子公司想办法将资金转移到貌似毫无关联的投资基金,再由投资基金以原价购回已经出现亏损的有价证券或金融商品,填补巨额亏损黑洞,从而把账做平。

四、SEC起诉印度萨蒂扬和普华永道10亿美元财务造假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11年4月5日表示,该机构已经向印度IT外包巨头萨蒂扬电脑服务公司(Satyam Computer Services Ltd.)提起了诉讼,SEC指责这家公司在过去五年间通过假账将公司营收、盈利和现金余额夸大了10亿美元。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美国华盛顿地区法院提出的申诉,萨蒂扬公司被指其前高级官员利用虚假发票和伪造的银行对账单夸大了该信息技术公司的现金余额,并使其看起来对投资者更加有利可图。

萨蒂扬公司的欺诈骗局于2009年被揭穿。在萨蒂扬创始人兼董事长拉贾(B. Ramalinga Raju)承认虚增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超过10亿美元之后,该公司股价在两天的交易中下跌了近90%。

点评:这家印度阿三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法颇有点与中国概念股相似,就是简单粗暴了点。1.拉贾用自己和其它投资者所持的股票作抵押, 向银行贷款以填补公司收入。筹集的美元贷款并未在萨蒂扬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布,而是直接注入萨蒂扬的账户,以帮助其弥补收入上的不足。2.伪造客户身份,并以这些伪造客户的姓名开出了虚假发票,从而将该公司的营收任意夸大。据说,虚报的现金与银行存款达实际数额近10倍,并低报了负债,虚增债权5倍多,牛逼吧!

五、电器巨头三洋电机造假惊动全球

即便2007年的暖冬创造了全球同期历史最高温,不宣而至的日本版“安然事件”还是让全球产业界感到周身寒彻。这次的肇事者是自作聪明的日本三洋电机公司。

2007年2月23日,由于怀疑国内电器巨头三洋电机在2004年3月结束的财务年度中,蓄意把子公司亏损的1900亿日元减报为500亿日元,并把隐瞒的巨额亏损留于事后冲销,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对其历史账目展开调查。受此事件影响,三洋电机当天股价跌幅最高达28.8%,投资者信心已是一落千丈。

点评:早在2001年的时候,美国能源公司——安然就曾用种种手法掩盖公司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以致暴露后资不抵债而被迫破产。事隔5年,三洋电机又爆出财务造假新闻,且与前者相比,其手段的高度相似和涉及金额之巨大令人震惊。之所以瞒报亏损是因为三洋抱着美好的愿望,相信这些损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弥补。但现实就是常常事与愿违的,公司亏损日益加深,财务造假必须由于现金流出问题而被暴露出来。不想暴露很难,这是不以三洋的意志为转移的。依靠财务造假、掩盖巨额亏损硬撑下去,失败了就是一败涂地。

六、保险巨头AIG涉嫌财务造假

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传出财务造假丑闻。AIG涉嫌在一系列交易中操纵业绩,AIG表示,修正其一系列违规财务操作后所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使其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828.7亿美元资产价值减少2%,大约为17亿美元。

点评:AIG采用不正当的会计手段欺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具体包括为了故意夸大该公司承保业务的表现,从事“虚假交易”、隐瞒损失、虚报收入等问题。具体财务造假的手法为:1.利用和另一家保险公司的虚假交易来制造美国国际集团仍然有保险储备的假象。2.把汽车保险中所蒙受的理赔损失转移到一家由其秘密控股的公司。3.把巴西分部的超额损失分摊到台湾分部。4.把出售人寿保险获得的收入虚假申报为责任理赔的盈利。

七、意乳品巨头帕玛拉特陷财务造假丑闻创始人被捕

意大利乳品业巨头—帕玛拉特公司创始人卡利斯托·坦齐因涉嫌陷入财务造假丑闻,2003年27日在米兰被警方逮捕。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