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考验人性底线特别傻逼

日期:2017-03-16 来源:经纬张颖 孕峰

  第三点,可以聊一下战略投资,拿还是不拿。

  今天我觉得站队没太大关系。如果不站队,第二、第三竞争对手有可能站队。这某种程度上是很可怕的,他们有资源,有持续的资金,有他自己一定的战略需求。今天的战略投资者大都不会那么强势去介入了,当然很多东西要看创始人自己。你自己足够牛,能拿到战略的钱,同时还不太影响公司的发展。

  所以笼统说,任何的战略跟你们聊,需要谨慎。但值得去聊,在战略里边有非常靠谱,也有非常狗屎的。狗屎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的团队不严谨,带团队这个老总不靠谱。创始人对这个东西又不重视,不表态,或者自己本身的战略不够强。

  融资的钱可以来自各种各样的渠道。来自于投资机构、大天使、个人。现在国内个人一口气投300万到1000万美金的大有人在。口袋非常深,在偷偷布局。这种人很有钱,如果他做个人投资不会大张旗鼓的说。同时战略投资、A股上市公司极其饥渴,很多公司可以给美金和人民币。

  考虑周全,子弹非常重要。我们很多创始人说融资如何如何。我说只要你数据好,估值好,就可以去融,不要担心稀释。公司做的好,你可以问董事会要期权,他们能把你怎么样?做的好的公司创始人应该在董事会帮团队争取更多的期权。

  如果今天猎聘戴科彬说,你们给我10%,我们要打仗。董事会怎么样呢?大眼瞪小眼,还是要给。刘强东上市前也要求期权增持一下,不管谁有什么其他想法,人家做的那么好,最后还是只有给。公司做的好,你们做的好,就可以在董事会获得更多的空间,自主权也更高。公司做的不好,你再要就不应该。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所以不要太担心自己的稀释。

  另外一点,很多创始人苦哈哈勒紧裤腰带打拼,我很讨厌投资人高高在上,聊到老股的套现,一个比一个抠。

  我建议你们B轮、C轮融资金额比较大的时候,在那一轮拿10%到15%的老股套现奖励自己的核心团队。特别是做的好的公司,创始人应该在董事会里帮助团队争取更多的期权。在恰当的时候,考虑拿点钱回去给老婆和孩子,要不然家人觉得你神经病,透支生命地在工作,生活又苦哈哈的,好几年一分钱拿不回来。这点真的要这么做,在适当的时候就要套现一点,这样能安抚家里人,然后创业者才能后顾无忧地再拼命打仗。

  如果我的公司,融了2000万美金,我会主动说你们套现个10%--15%,200万到300万美金,给你最核心的六到七个人。比例可以自己考虑,不要自己拿太多。创始人股份多一点,拿30%--50%,剩下的给兄弟们分一下。至少他们拿一些现金回去,只会更加团结,长远的打仗。

  很多投资人在这方面想不清楚,总是想去考验人家的人性底线,这真的很讨厌,而且特别傻逼。投资界里面这类的傻逼特别多,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有没有同行,但就算有同行在我还是会这么说。

  作为创始人你们也要要求,今天在路上我和一个朋友聊天,融资5000万美金pre,全部加起来2100万想要投他。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套现300万美金,全部钱都要。他说不知道怎么去跟董事会讲,这几个人都很强势。我说,那你就关门,公司是你的,决策是你的,你都不会跟他们沟通,去要求觉得是正确的东西,长远公司发展也不会好。

  他说,我不需要那么多。但你不需要那么多,有可能你下面三四个人需要。去温柔的强势,把自己的观点客气地表达出来,尊重那些“投资人”。但目的老子就是要这个钱。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把钱在珠峰的顶端赚到,肯定是一个过程。我在营地一、二或者三、四都可以套现一下,很重要。口袋里没钱,你就没底气,这就是一个黑跟白的逻辑,也跟未来公司的成功成正比。

  我觉得今年融资环境不会崩盘,但投资机构会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多的钱会聚焦在所谓独角兽公司,比如说滴滴快的、微店、饿了么找钢网、e代驾等等。天使和A轮依然会火爆,1亿到10亿美金之间的估值我很担心。因为有一些公司其实会融不到钱。但不管怎么样,我自己觉得今年A轮人民币的流动性,融资方面问题不是很大,但紧迫性还是要有。

  从美金基金的角度来说,所有一线基金的节奏从春节前就在快速放缓。我们1月到4月份投的项目是去年同期四分之一都不到。去年大家几乎都疯掉,投到鼻子流血。我们去年投了八九十家公司,今年按照这个速度全年三十家都不到。我不是说再融资,是说新的投资。

  跟美金基金打交道,需要更加高效,更加打动他们。他们现在都在变得谨慎,口袋里的钱都花光了,马上出去融资了。有可能这一段时间,对美金来说难度会是比较大的。

接下来聊一下O2O。

  58最近做了三个案子全部是我们投的公司。收购安居客,投资e代驾。e代驾现在每天能做到十多万单,完全能再看到十几倍的空间。虽然也有很多出行公司杀进来,但即便是巨头,他们也都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需要网络效应。这场恶战会看出谁更值钱,也是e代驾凤凰转身的机会。

  阿里百度都准备自己做外卖。我曾经跟张旭豪说总要打这场仗,如果输了不过就是失去你的所有,回到0的状态,这也是创业的常态。赢了,你的估值就是加一个零再乘以二到三倍。现在证明我说的是对的。

  在不到店、上门交易的O2O这一块,说一说逻辑。我们觉得稍微低频一点的买卖,像月嫂、保洁或者说线下的整合,只要创始人把这个逻辑已经完全打通了,虽然低频,但客单价单次比较高,有口碑和延续性,对我们来说估值合理,我们闭着眼睛投人民币,A股上市也会非常好。

  以后我觉得,很长一段时间A股公司收购、借壳的标的是游戏公司、影视公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各行各业都会有几十家O2O公司,他们达到一定的营收水平和利润,有可能是京东的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的,都有价值,都能被资本和A股上市公司消化。当然这个不是一个创业的逻辑,这是一个投资人的逻辑。

  所以我们一般内部对高频、中频、低频,哪个细分行业后期测试长等等,有自己一套比较严谨的思考。比如汽车,我们选择了智能停车,看一看能不能吸流量,变成垂直入口,再期待大一点的东西。

  今天有巨头存在,对很多创业公司来说是越来越困难,山越来越高,路越来越陡。但走的路和以前不一样,如果在细分领域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跟上节奏,变成中型公司,十家中型公司必然有一两家有一天冒出来,给巨头某一个细分的部门一定压力。

  有些O2O要往三四线城市下沉,再把地域化做精。O2O创始人上来要想改变行业和世界比以前难十倍,不是说没有可能,难度更大了。真正要思考的是在大环境里怎么单点突破,生存下来,并且活的很滋润,巨人也搞不了我,再寻求下一层更大的发展。公司生存下来,服务好你的用户,中国一个小城市也有几百万人的用户,服务好他们,公司本身就非常有价值。

最后想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在这个方面我自信比很多人都做得好。就是这个周末,就有三个创业公司的老总跟我聊天,他们都主动和被动的需要休息两周,身体多多少少都出了一些小的状况。基本上都是被动休息,甚至要做小手术。

  我觉得这个话题蛮关键的,是今天最重要的话题。对每个人来说,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何职场上的辉煌,根本谈不了了。

  你今天看任何行业的大佬们,都是一个自然筛选过程。最顶尖的那些人身体都比较好,抗压能力比较强,工作节奏都是其他人觉得比较奇葩,不能理解的,比如马云、李彦宏、刘强东。这是一个自然筛选的过程。可能有些人的能量,做的事情不比他们弱,但身体的原因或者节奏的原因跟不上。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