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二战中的崩溃:大祸临头时 军方如梦游

日期:2016-04-20 来源:东方早报

  苏联的失败

   法国通过1894年的法俄军事同盟条约,在东欧找到了一个强大的盟友。正是由于俄国提供了数百万善战的士兵,才使法国能在一战中的西线承受住德军的打击,成为战胜国。

   俄国的十月革命使法国失去了这个在东欧传统的盟国。战后法国为弥补这方面的损失,遂与波兰建立特殊的同盟关系,并促成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组成由它领导的小协约国,以便使自身在东欧重振声威。然而这些小国终究无法与迅速崛起的德国相抗衡,于是法国只得希望和苏联重温旧时的法俄同盟之梦。法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巴尔都曾在东方公约的构想中作过这方面的努力,然而此后法国却和苏联渐行渐远,无法在许多有关欧洲安全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慕尼黑会议使苏联深感被孤立于欧洲事务之外,更增加了对英、法的不信任。

   1939年春夏之际,英法和苏联在莫斯科举行了长达四个月的谈判。这是法国和苏联接近的最后一个机会,尤其在涉及法苏的军事合作时,在欧战日益逼近的情况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时法国的军界高官却十分轻视苏联的军事力量,以为苏军的战斗力经过大清洗后尚无法和波兰及捷克斯洛伐克相比,因此不必匆忙和苏联在军事上结盟。所以派到莫斯科来和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谈判的,竟然是一位英国退休海军上将,而另一位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法国陆军少将,而且他们均无权签订任何重要协议,自然使苏联方面深为不满。此时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法国完全忽略了苏联也正在和德国进行秘密接触。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拖了四个月的莫斯科谈判自然也就无果而终。

   二战开始后,一心推行“奇怪战争”的法国丝毫也不关心如何去对付主要的敌人德国,反而对1939年底爆发的苏芬战争十分感兴趣:一方面向芬兰提供大批军火,另一方面又积极筹划向芬兰派遣远征军。法军总司令甘末林竟然异想天开,希图把德国拖入巴尔干战争,因为这样一来,可使法国免受德国新一轮的攻击。

   1940年初,正当大祸即将临头时,法国军方仍如在梦游,竟然制订了全面进攻苏联的方案:出动空军轰炸高加索的油田,并在高加索穆斯林中策动反苏叛乱。

   思想意识上的偏见和对抗长期使法苏两国不和,无法真正站在一起,成为法国在二战中惨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法国的真知灼见之士颇有感悟。1944年底,戴高乐在访苏时,诚恳地对斯大林说,美国、英国和法国以及俄国好比一幢楼里的居民;美国在三楼,英国在二楼,法国以及俄国在底楼,每逢灾难来袭,底楼的居民总首先遭殃,因此法国应该和俄国团结在一起,以抗击任何不测之灾。

   此时欧战已临近结束,希特勒即将败亡,戴高乐的以上几句话,看似信手拈来,仍具有很大的意义。

  大祸的降临

   西线战事开始时,德军共投入一百三十七个师,盟军与之相抗的有一百三十五个师(其中法国九十四个师、英国十个师、比利时二十二个师、荷兰九个师)。亦有统计数字称,德军为一百四十个师,盟军亦有一百四十四个师,大抵旗鼓相当。至于坦克和飞机也各占优势,盟军拥有三千八百架飞机和三千一百辆坦克,而德军则拥有三千八百二十四架飞机和两千五百八十辆坦克,由于德军善于集中使用坦克,因而数量虽少,但在作战中却毫不逊色。

   应该说,这是两支势均力敌的军队,然而交战的结果却使人大吃一惊。从5月10日至6月20日,短短的四十一天,法国即告溃败,其陆军共阵亡八万两千人,被俘则达一百五十四万七千人,很明显这支军队不是被打垮的,而是不战而溃,在战争史上实属少见。

   至于原因,我在本文中已作了概述,如果读者还想深究,不妨拜读一下《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该书的作者威廉·夏伊勒早年操新闻业,1925年任《芝加哥论坛报》驻巴黎记者,从那时起便和巴黎有不解之缘,此后常来往于巴黎和柏林之间。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任环球新闻社驻外特派员和哥伦比亚广播系统驻欧记者。二次大战期间长期任战地记者。战后成为作家,多涉足史学领域,专着有《斯堪的纳维亚的挑战》、《俾斯麦家族的消沉》等。

   由于夏伊勒是一位记者,常年在欧洲奔忙,对那里的诸多国家,尤其是法、德两国的历史和现状均极熟悉。他和许多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如勒努万、迪罗塞尔、戈盖尔都有过较深的来往,掌握不少珍贵的史料;不仅如此,他与第三共和国的风云人物达拉第和雷诺等也过从甚密。

   一般法国学者都不愿提及这段令他们痛心的往事,因而至今尚未提供有关这方面的力作。夏伊勒的这本杰作无疑弥补了这一课题的空白,它的充实的史料和动人的叙述使人们又仿佛看到了当年《第三帝国的兴亡》那位作者的风采。本书所附的参考书目和索引更增加了它的价值。

   或许人们会感到遗憾,中译本在原着出版后三十多年才得以问世,然而它终究是一个进步,会使广大读者感到宽慰和振奋的。■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